科普|疫苗介绍

发布日期:2022-08-12

乙型肝炎疫苗

一、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少年,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威胁人群健康的严重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在过去的40多年中,全球对乙肝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HBV的公共卫生控制等进行大量的研究,乙肝疫苗及有效预防策略已用于控制全球性乙肝流行,超过150个国家已将了乙肝疫苗纳人免疫规划中。

二、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者全身水肿、失眠、多梦等);

(二)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

(三)肝区疼痛;

(四)肝脾肿大;

(五)肝掌;

(六)蜘蛛痣等。

三、主要传播途径

(一)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二)母婴垂直传播;

(三)密切接触传播;

(四)医源性传播。

四、易感人群

抗-HBs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

五、接种程序

全程免疫程序为3针,分别在第0个月、第1个月、第6个月各接种一剂。


四价流感疫苗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对孕妇、婴幼儿、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危害尤为严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二、典型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热发冷、出汗、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流感重症病例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一般秋冬季节是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1) 医务人员;

(2) 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

(4)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重点场所;

(5)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6) 60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6月龄及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

四、接种对象:

3岁及以上人群;尤其推荐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体弱者、流感流行地区人员等。

五、疫苗接种程序

于流感流行季节或期间进行预防接种,3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针。


宫颈癌疫苗

一、什么是宫颈癌:

近年来全球研究结果证实,宫颈癌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引起的病变。宫颈癌为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

根据致癌风险大小,人乳头瘤病毒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低危型病毒主要由6型、11型、10型、42型、43型等亚型组成,常导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良性生殖器疣,与宫颈癌关系并不密切。高危型病毒主要由16型、18型、31型、33型等20余种亚型组成,常导致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进展的重要原因,对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90%以上的宫颈癌有HPV的感染,其中16型和18型的感染率最高,占70%以上。

二、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一)性行为。性行为是促进HPV感染及子宫颈癌发病的最重要因素,高风险性行为包括: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

(二)个体免疫力。个体免疫力低下是促进HPV感染的重要因素,机体免疫缺陷患者不能及时清除已感染的HPV,增加了HPV持久感染的可能性;

(三)年龄。年龄是促进HPV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处于结婚年龄阶段及第1次生育年龄阶段的女性更易感染HPV,35-44岁年龄群体的HPV染者数量最多;

(四)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合并感染、吸烟等。

三、HPV疫苗接种的年龄和接种程序

四、宫颈癌的预防控制策略

(1) 宫颈癌筛查

所有适龄女性妇女都应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筛查,包括已经接种HPV疫苗、确定为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即使是全程接种了HPV疫苗者,也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接种宫颈癌疫苗

WHO推荐接种HPV疫苗的主要目标人群是9-14岁(即在进入性活跃期之前)的女孩,次要目标是15岁以上的女性,感染HPV后,再接种HPV疫苗,其保护效果会下降,因此在感染HPV前接种HPV疫苗效果是最好的,越早接种HPV疫苗,保护效果越好。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一、什么是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又被称为肺炎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是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同时,也是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

二、传播途径

人是肺炎球菌唯一的自然宿主。肺炎球菌通过呼吸道飞沫经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而传播,或上呼吸带菌者通过自身感染方式来传播,居处拥挤易导致家庭内传播。在冬末春初,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流行时更为多见。一般来说,鼻咽部带菌率越高,发病率也越高。

三、易感人群

儿童与老人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人群。肺炎球菌感染的危险性随年龄、基础疾病、生活环境等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尤其是婴幼儿出生后的6-14周,母传肺炎球菌血清IgG抗体逐渐降至最低,发病风险随之升高。

四、接种对象

用于2岁及以上肺炎球菌感染风险增加的人群,尤其是以下重点人群:

(一)老年人;

(二)免疫功能正常,但患有慢性疾病者;

(三)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脾切除或脾功能不全、镰状细胞病、何杰金氏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抱、慢性育衰、肾病综合征和器官移植者;

(四)无症状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五)脑脊液漏患者;

(六)特殊人群:在感染肺炎球菌或出现其并发症的高危环境中密集居住者或工作人员(如长期住院的老年人、福利机构人员等)。

五、接种程序

通常只需接种1剂,对于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脾切除者)中接种本品超过5年者,或体内抗体低度显著下降者(如肾病综合征、肾衰或器官移植者)建议再次接种1剂。

六、肺炎球菌感染预防策略

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发布的《肺炎球菌姓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17)》提出,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