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得救却陷入昏迷,广州慈惠医院多学科合作两周成功促醒

发布日期:2023-05-19

“这只手,手给我,抬高点。“

“对,非常好!用点力...”

 

这一幕发生在广州慈惠医院重症救治康复中心的病房里。此刻医护人员正在给一名特殊的患者进行病情查验。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个动作看似十分简单,但谁能知道,这位患者曾因为多发性脑梗死足足昏迷了36天。

 

2023年3月份,正在家中休息的黄大哥(化名)胸部突然出现撕裂样疼痛,随后疼痛感不断加剧,并向肩部反射,伴有烦躁、呼吸困难、腹胀、双下肢水肿。家人随即将他送至当地医院救治,经胸腹部CTA检查提示“A型夹层(StanFordA型)”。经过医院紧急手术救治后,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然而,术后患者持续昏迷,呼之不应。经头颅CT检查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区、基底节区、桥脑及丘脑多发腔隙性梗塞灶、左侧小脑半球可疑梗塞灶”,医院立即予以气管切开,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救治后,脑梗塞未再进展,但黄大哥仍昏迷不醒。

 

回想当时的情景,家属十分后怕。黄大哥陷入昏迷后,尽管医院给予了相关治疗,但意识一直没有好转。考虑再三,为求进一步促醒及康复治疗,在朋友的推荐下,家属于3月26日将黄大哥转入广州慈惠医院重症救治康复中心。

 

据意识障碍促醒科孙照琨主任介绍,黄大哥入院时处于睁眼昏迷状态,疼痛刺激下肢体无回应,伴有咳嗽、痰多、气促、发热,并留置气管切开。入院后,在重症救治康复中心多学科专家组会诊下,对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无创神经调控、正中神经电刺激、经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经颅磁刺激及中西药物促醒,配合早期重症康复治疗。

 

“在第一次高压氧治疗后,患者意识较前就有了改善,能遵嘱张口,眼睛能随着医生的手指移动,疼痛刺激下肢体有回缩。”住院期间,孙照琨主任时刻关心患者病情,每天查房查看病情发展情况,定期邀请多学科专家组会诊,根据黄大哥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高压氧及治疗康复方案,时常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从康复训练、日常护理等多方面进行耐心指导。

 

经过14天的高压氧综合促醒及康复治疗,4月9日,黄大哥的神志终于清醒了,可以通过点头、摇头与家属进行交流,可在医生的引导下,右前臂抬离床面,右下肢能屈曲,身体肌力也在逐渐恢复中。

 

孙照琨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就称为A型夹层(Stanford A型),是心胸外科死亡率极高的急症,发病后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2%,发病48小时内自然死亡50%以上。

根据相关诊疗指南,一经确诊原则上均应积极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共识,但由于AD患者往往病情复杂、手术时间长,所以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其中并发脑梗死者比例较高,术后的评估和康复是亟待攻克的难点,因此,出现意识障碍需要综合促醒治疗和重症康复的早期、甚至超早期介入。


如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不幸并发脑梗死、脑出血甚至严重到昏迷不醒的情况,应及早去具有早期脑重症康复、高压氧救治及昏迷促醒条件的正规医院,及时采用高压氧综合促醒及康复治疗,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以及预后,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良好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临床治疗与康复并进,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在患者回归家庭后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