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大学生成天在互联网上钻研“绑架(流浪猫)代替购买”,只为毕业时成功顺走一只“学长”。
但是!
家养的还算安全,但与流浪的小猫小狗玩耍时,一定要小心被咬!因为它们可能携带了狂犬病病毒!!
众所周知,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几乎100%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人患狂犬病后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在认识到狂犬病危害的同时
我们还得知道一个概念
“狂犬病暴露”
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破损皮肤处以及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根据方式和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每一级都有相应的预防处置方法。
分级 |
接触方式 |
暴露后预防措施 |
I级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 接触或喂养动物;
2. 完好的皮肤被舔。 |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 |
II级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
1. 处理伤口;
2. 注射狂犬病疫苗;
3. 必要时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
III级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2.破损皮肤被舔;
3.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污染。 |
1. 处理伤口;
2. 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3. 注射狂犬病疫苗。 |
*当判断病例存在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等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时,II级暴露者也应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1、需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的动物
犬、猫、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食肉目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因此接触以上动物,均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
据报道,我国各地因动物致伤而就诊的患者中,约80%~90%为狗引起,7%~15%为猫引起,4%左右为鼠类,其次为猪、蝙蝠等其他动物。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了喵星人的攻击能力!
2、需按照狂犬病Ⅲ级暴露进行处置
蝙蝠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
由于蝙蝠暴露可能为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因此建议蝙蝠暴露处置按照III级暴露进行处置。
3、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动物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非哺乳类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因此这些动物暴露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4、被人抓伤或者咬伤怎么办?
除了极罕见的通过组织和器官移植所导致的狂犬病传播,狂犬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未得到证实。
因此,如果被人咬伤或抓伤,无需担心感染狂犬病病毒,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5、如何接种狂犬疫苗?
我国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主要为 “2-1-1”四针法 和 “5针法”。
这2种针方法的最终效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4针法比5针法少打1针,接种周期短,产生抗体时间早。但首次接种2剂可能接种后的反应略大。
6、广州慈惠医院开展狂犬疫苗接种
根据动物致伤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原则。我院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已开展狂犬疫苗接种,如果您不慎被猫狗抓伤咬伤,可尽快携带身份证进行暴露后处置。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科韵北路20号
咨询电话:020-8771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