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改善脑卒中后的失语症

发布日期:2024-12-2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已经成为了危害人民生活健康的最大敌人。因为它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已然成为了老年人的第一号杀手。它的致残率不单单体现在对病人肢体功能的损伤,其中还包括另一个很重要的危害那就是失语症


什么是脑卒中后失语症?


卒中后失语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交流障碍综合征,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障碍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写作、认知等功能障碍,是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长期的语言功能障碍,无法与外界建立正常沟通,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度,阻碍康复进程。



卒中后失语症有哪些障碍?


理解障碍:它是失语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指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分为语音辩识障碍和语意辩识障碍;


表达障碍:表现为发音障碍,说话费力,错语,杂乱语,找词和命名困难,刻板语言,言语的持续现象,模仿语言言语的流畅性与非流畅性;


阅读障碍:表现为形、音、义失读患者不能正确朗读文字,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表现为词与图的匹配错语或者完全不能用词与图或实物匹配;


书写障碍:表现为书写不能、构字障碍、镜像书写、书写过多、象形书写、错语语法。


卒中后失语症的高压氧治疗+语言康复训练作用


高压氧对改善机体脑代谢、恢复脑功能有重要作用。高压氧可提高患者机体血氧分压,迅速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促进血管收缩,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脑损伤区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进而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相关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在常规语训练基础上联合高压氧康复治疗利于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


语言康复训练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提高失语患者的语言理解及输出功能,使患者逐步融入家庭和社会生活。研究表明,轻中度卒中后失语症最佳的康复时机为发病后病情允许第二天即开始康复治疗。三个月内属于恢复期,大于一年为后遗症期。进入后遗症的患者治疗效果通常比较差,所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失语症状,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康复治疗。


广州慈惠医院重症救治康复中心


为给予华南地区慢重症患者规范化治疗,广州慈惠医院由神经康复、促醒及高压氧医学权威虞容豪主任医师,携手老年重症救治及慢重症管理领域开拓者郭振辉主任医师,共同构建了重症救治、慢重症管理、意识障碍促醒、重症康复、高压氧重症救治重症救治康复中心,并组成了医疗、护理、呼吸治疗师、康复治疗师、高压氧治疗师的一体化多学科协作团队;建立了慢重症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个体化脏器功能支持、呼吸机支持下高压氧促醒、全面的脏器功能评估及干预、并发症早期床旁预防与康复的五大诊疗特色。一体化、多学科协作和特色化康复平台的建立与实践,提高了慢重症管理的效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平台着重针对不同原因的呼吸衰竭、呼吸机依赖,以及急性重症卒中、脑外伤(TBI)、重症多发伤、脓毒症等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12周的救治,依然脱离不了ICU监护和/或需要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肾替代等器官功能支持的患者,在专科综合评估、器官功能评估和预后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管理、个体化脏器功能支持,实施一站式多学科(MDT)治疗和康复的慢重症规范化管理。


广州慈惠医院高压氧医学科


广州慈惠医院高压氧医学科是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可带呼吸机开展重症高压氧救治的单位,我院高压氧救治团队由原全军高压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高压氧分会主任委员虞容豪主任医师领衔,在高压氧救治急危重症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虞容豪

高压氧与康复医学首席专家

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分会意识障碍与促醒学组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分会高压氧修复学组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高气压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全军科学技术委员会高压氧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高压氧分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 常务理事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整合康复分会 常务委员


从事意识障碍诊疗、重症神经康复以及高压氧医教研工作近20年,在国内较早建立昏迷促醒及重症神经康复单元及开展重症高压氧救治,擅长神经重症康复、意识障碍的诊断评估与促醒、急危重症的高压氧救治等。


本院拥有目前国内先进的大型多功能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其中的ICU舱可基本实现重症监护病房的生命体征监护及脏器功能支持,配备了氧舱专用呼吸机、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等重症监护救治设备,治疗全程都有重症医学专科医生或护士驻舱巡视救治,以保证救治质量与安全。